不誠信行為一經查實將給予扣分等處理 6月2日,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通過義烏“i人才”,對我市部分人才子女入學申報對象的信用情況進行查閱。 目前,“人才子女入學”工作已列入全市信用評分事項,對弄虛作假、虛報瞞報取得子女入學資格的申報對象,相關部門一經查實,將實行信用扣分處理。從統計情況來看,今年截至目前共有400余人通過系統申報人才子女入學,申報人員個人信用等級均在良好等次以上。 將義烏“i人才”平臺與誠信體系“接軌”,這是我市不斷優化人才管理與服務的關鍵一招。除了“人才子女入學”外,“緊缺職業(工種)政府津貼”也采取信用承諾網上申請。如發現申報對象存在惡意申報、弄虛作假等情況,相關部門將取消其申報資格,相關人員5年內不得參加技能人才任何榮譽、補助、津貼申報,并列入個人信用不良記錄。 去年,義烏以人才“一件事”改革為切入點,創新推出浙江省首個人才全生命周期“掌上辦”APP——義烏“i人才”平臺,通過打通數據壁壘、打造人才“云檔案”,人才服務實現“一掌通辦”。依托“浙里辦”APP,人才只需在手機中搜索義烏“i人才”,點擊登錄即可享受“一站式”服務。既不用到線下窗口辦理,更無須使用PC端注冊登錄,省時又方便。 與此同時,人社局還充分運用“大數據”,將人才注冊信息“云建檔”。在此基礎上,打通外部掌上申報平臺與全市內部政務辦公系統,人才后續辦理子女入學、住房補貼申報、政府津貼申領等事項,大量基礎信息在系統人才信息數據庫自動獲取,無需重復提供,一次過審,全網通用。 今年以來,市人社局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,圍繞人才“引、育、留、用”全鏈條服務,積極開發“人才通”數字化場景應用,努力推動人才政策“一指享受”、人才創業“一路指引”、人才服務“一碼通行”、人才貢獻“一圖展現”。其中,通過政策主動推送服務,畢業3年內大學生月均申請享受政策由原來的200人提升到800人,政策享受率提升了300%。 接下來,人社部門將從人才分級管理、政策兌現、服務提供等方面對個人信用進行擴面應用,強化人才后續信用監管,營造公平高效的人才服務環境。 |
義烏網 ( 浙ICP備09052052號 )
GMT+8, 2021-6-9 07:42